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物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0

一、学校介绍

    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9人次,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81人次。学校致力于建设以“药学+X”为牵引、“新药科”和“大药学”为特征,医药、农药、兽药融合发展,面向世界一流的“现代药学学科体系2.0”。现有16个院部,31个本科专业(类),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药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中药学)。

二、学院介绍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物学院是中国药科大学正在建设中的新学院。学院聚焦生物药新靶点发现、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研发及生物制药新技术突破等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技术瓶颈,积极系统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在基因工程药物、蛋白质工程药物、肽类药物、抗体类药物、免疫细胞及其修饰改造、基因治疗、微生物治疗、干细胞治疗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及应用转化。

    在学校高水平药学人才培养体系中,学院以培养生物药物产业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与现代生物制药产业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案。学院现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物与医药,2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生物学,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药学、生物与医药。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4人,讲师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海外学历2人,具有海外博士后经历4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占学院专任教师总数的55.6%。学院教师全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批省部级及以上人才项目5项,其中海外优青1项;指导学生获第十二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1项,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团队优秀毕业论文1项。

    近年来,学院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逐年增加。学院科研到账总经费超1300余万元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13项,主持省自然基金资助课题3项,科技成果转让和授权专利8项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0余篇。

三、招聘领域

    学院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重点领域:

    生物医学相关基础研究: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代谢性疾病、感染类疾病、血液类疾病等;多组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处理

    生物药物研发及前沿生物药物技术:人工智能辅助的生物药物理性设计、新型生物大分子药物(抗体、XDC、蛋白质、多肽等)、细胞与基因治疗(包括核酸药物及基因编辑技术)、微生物治疗、生物药物递送系统及大规模生物药物筛选体系,个体化药物开发平台

四、招聘岗位

    1.兴药学者计划

    (1)兴药杰出科学家

    引进条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企业取得副教授(或同等职称)及以上职称,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取得重要科技转化成果;发表系列高影响力论文,能够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具有业内公认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声誉;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下,特别优秀者以团队方式引进,年龄可适当放宽。

    (2)兴药领军学者

    引进条件: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取得助理教授岗位,或特别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具备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潜力,在相关学科的重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兴药青创学者

    引进条件:一般应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取得博士学位;具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能力,在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年龄男不超过35周岁,女不超过38周岁。

    2.常规师资

    引进条件: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

    3.博士后计划

    (1)兴药师资博士后:学校出资与海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出站考核合格转为学校师资,指标单列。

    (2)兴药企业联培博士后: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在合作企业中作为PI完成科研合作项目,达到相应学术条件可申请转聘为学校师资或学校企业双聘。

    (3)兴药科研博士后:比照教学科研人员的选拔标准招收,达到相应学术条件可申请转聘为学校师资。

    博士后出站留校政策:通过学校高级职称评审,出站后可聘任为学校正式在编副教授/副研究员;取得文件规定的科研成果,出站后可申请学校特聘副研究员或讲师/助理研究员。

    五、招聘待遇       

    经过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评审会学术评审后,提供合适岗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充足的安家费及住房补贴、满足科研需求的科研启动经费和科研空间。

    六、应聘材料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学位学历证书等材料发送至邮箱swywxy@cpu.edu.cn,邮件及材料命名方式为:姓名+岗位类别+研究方向。

    七、联系方式

    联人:中国药科大学生物药物学院杨老师

    联系电话:025-86185986

 

  • 玄武门校区:南京市鼓楼区童家巷24号 210009;
  • 江宁校区:南京市江宁区龙眠大道639号 211198